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校以“回顾筑梦七十载,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 2019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月6日至8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赴四川省泸州市分水岭镇调研分水油纸伞文化历史渊源及保护传承现状。
分水岭镇坐落在四川泸州市东南部,千百年来,许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印记在这里孕育。油纸伞界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的故事在这里诞生。
目前,分水岭还在做油纸伞生意的有二十户左右,除了毕六福油纸伞厂较为大型,采用流水线生产运作外,其他更多的手艺人以家庭生产、自产自销为主。
社会学院实践队涉足于此,选取几个代表性主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六福、分水油纸伞鼻祖第六代传人许学明、中国杭州伞博物馆手工匠人、分水油纸伞第七代传承人余万伦以及当地的一些手工制作者、当地居民,以半结构式访谈为主的形式,探索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了解油纸伞百年传承的历程、找寻现代继承发展中的创新。
不忘来时路
实践队见到许学明时,他正熟练地制作着手中的油纸伞,作为镇上家庭产业地其中一户,许学明更具代表性。许学明放下伞,耐心地为实践队员们讲解油纸伞的渊源。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的制作始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历史。最早油纸伞一直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直到清朝中后期,油纸伞才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上世纪初,一代制伞大师许桐森在传统技艺上加入工艺考究的红纸伞,开发手绘伞工艺,将制作技艺推向巅峰,分水油纸伞也真正意义上变成了集工艺与文化于一体的生活艺术品。而许学明,正是许桐森先生的后人。
谈到到制作油纸伞,我们可以从许学明的眼神中看出一种对油纸伞的自豪与专情。传到他们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了,九十多道古法工序从未断绝: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工艺都秉承古法,选竹、制作伞件、组装、穿绞、网伞、扶伞、烤伞、上油……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环环相扣。
一个人完整地制作一把油纸伞至少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而他正是为数不多的能独立完成一把油纸伞的匠人。听着许学明的故事,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许多像他这样手艺人的影子,不为别的,就自然而然地安心在家做好眼前的伞,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坚守。
摸索转型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六福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帮着父母做伞,自然而然就学会这门手艺。但他和许家不一样的是,毕六福带领分水油纸伞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生产模式方面,毕六福置办伞厂,开设流水线生产。为了解其中的故事,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毕六福所在的伞里博物馆。
博物馆无声地讲解着油纸伞的古法手艺,毕六福平日里待在博物馆里给游客讲述油纸伞的故事。毕六福目前的伞厂前身是国营油纸伞厂,上世纪中叶一直维持着镇上工人们的生计,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洋布伞的普及冲击了油纸伞的销售量,从业者越来越少,伞厂发展举步维艰。毕六福一直坚持着,再回想起那段艰难发展的时光,他坚信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任何行业都是好三年歹三年,总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但不景气的生意激励着毕六福将油纸伞带上转型发展的道路。
转型不易,起起伏伏。终于在2006年,在泸州文化部长的提议下,毕六福和几个老匠人制作大伞,参加成都西博会的展出,此去名声大噪。随着后来申遗成功,分水油纸伞的发展才一步步走出困境。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毕六福总说“非遗这种手艺,需要更多人来传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队员们几天的实践观察到:政府出资打造分水油纸伞官方文化形象;高校邀请毕六福做讲座,为新时代新青年们讲述关于油纸伞的故事;毕六福开设教学班,一期一期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徒;生产流水线和工艺展示结合,全开放式环境方便更多人深入了解每一道工序;而他自己,留在博物馆里,每天为来来往往的人讲述着分水油纸伞。这每一项都应证了他说的传播观,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位传承人的格局与责任。
创新发展路
油纸伞的传承现状,还在继续书写着,不仅有毕六福这样的传承人以各种方式保护着油纸伞;不仅有许学明这样的老手艺人亲身实践着、亲自教学,传播油纸伞手艺;还有像余万伦这样的年轻人将油纸伞带出分水,在更大的平台上续写油纸伞的传奇。
余万伦作为毕六福的大徒弟,带着家族的使命,将油纸伞带到了杭州中国伞博物馆。他站在年轻一代伞匠的立场上同实践队分享了他独特的传承和创新观念。“要传承就要更好的生存”,在这样的观念下,余万伦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分水油纸伞特点,一方面在伞博物馆里开设体验项目,让更多的顾客看到油纸伞的特别之处:首用植物印染,让顾客真实地感受到油纸伞多层多片制作工艺的耐用;另一方面,手工制作更精良的油纸伞,推广高端产品,提高油纸伞含金量,拓展销售途径:与汉服社合作等方式,让油纸伞更好的生存。
实践队寻访到的三位匠人,只是万千手工艺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在这个行业里为其蓬勃发展而奋斗的人:流水线上做伞挣学费的小朋友、背负家族冀望在外打通销售线的年轻人....
种种人物都让我们为之动容,种种故事都等着新青年们去续写。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的赤诚、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这也是本次实践感受最深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好的生存、更多人去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我们耐心地去探索、去感受、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