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会实践
首页  -  专题栏目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荫

来源: 时间:2019-08-02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校以“回顾筑梦七十载,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2019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赴桂林“探寻古城村落,传承文化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广西桂林平乐县榕津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到榕津村,映入眼帘的是参天古榕。素有佳话云,“十榕八桂十三塘,一渡两河三上岸”,说的便是榕津村的文化资源宝藏。“十榕”便指榕津古榕群,见证了榕津村古时繁华热闹到现在古朴端庄的历史。十株年逾千年的古榕中,以北街口的连理古榕和东街口的墙上古榕最具特色。取名于白居易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连理古榕”寓意对当地居民的美好祝愿。连理古榕古朴苍劲,枝叶繁茂,发育茁壮的气根酷似树干,与枝、干等相连形成恰似拱门的形状,留下斑驳陆离的历史痕迹。

热心的村委会领导带领我们参观当地的榕津大街。通过他的介绍,我们得知,榕津人文资源正是集中在长约200米,宽约5米,时近千年、保留较为完整的、充满中国南方情调的古村主街——榕津大街上。街内全部是南方民间两层楼式的木、青砖结构的房舍,虽显得破旧,但整条街道完整,青砖素瓦,木楼飞檐,彰显着我国桂北地区村镇建筑上独特的古朴风貌。各省会馆林立其中,其中粤东会馆最能体现出当地独特的人文风貌。四方围楼下炉内香火不断,正堂的妈祖神像庄严肃穆,保佑着一方风土人情。它与不远处的古戏台一起成为当地举办妈祖节的重要场地。每当节假日,妈祖庙内香火萦绕,游客络绎不绝,妈祖游街锣鼓升天,成为当地重要的民俗特色文化活动。而且榕津村还保留了富有民俗特质的文化景点和旧式地主的深宅大院。“广西桂剧出桂林,桂林桂剧出平乐,平乐桂剧出榕津”,作为孕育桂剧的摇篮,榕津村还保留着表演桂剧的古老戏台,每到周末,村里的桂剧演员常常在上面载歌载舞。

通过一路的参观及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榕津村确实有朝着旅游景点发展的趋势。路边的民房外立面大部分已经仿照明清风格进行包装,之前因火灾损毁、年久失修的部分老宅建筑得到了一定修复。

在对村领导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榕津村每天有近二十辆大巴、三百辆小轿车的客流量,随着文化开发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进村游玩,祭拜妈祖。当地的文化开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在榕津村内设立专门为古村服务的红色驿站,拨款大量资金完成诸多建设工程项目,推进当地和外地企业的合作,做好妈祖节日的文化宣传工作等。

针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村落发展方向单一,村落文化资源散落且趋同,基础设施缺乏、保护措施简陋,村民产权地权问题待处理,非遗等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程度低,发展资金依赖于政府拨款等问题,经组内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多元化、立体化的人文资源利用开发和综合性、复合型的产业结构应该成为今后古村落的发展方向。目前古村通过延续妈祖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信奉妈祖或对妈祖文化感兴趣的游客,但其它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则相对较低,这显然降低了景点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值得文化开发工作者重视。在榕津村重要的文化资源有妈祖文化、桂剧文化、红色文化。即使桂剧是全国十大剧种之一,相比妈祖文化的薪火相传,桂剧文化开发限制于文化传承断档,其主要原因就是老一辈艺术家力不从心,青年一代兴趣缺乏。另外,村里经济状况不佳,年轻人多外出务工也是原因之一。通过队伍在桂林市群众艺术馆的采访可知,市内的桂剧传承发展得到了比较有效的保障。桂剧表演和学习的设备、师资、资金、新生力量等各项资源较为充足,而村落却不具备此类支持。让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再走回民间,除了已经在大力推行的送文艺下乡的“进口”方案,也应该考虑扶持和发展本地的文艺,从而“自产自销”。

再次,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在探访各个古村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村落的路途遥远、路况较差,因而问津者鲜矣。此处可以参考宜昌市的做法,开设旅游专线沟通多个相距较远的景区。

最后,在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的情况下,村落可以寻求和企业的合作。在小型古村落多、杂、开发状况不一致、村民贫富差距明显的情况下,国家的补贴和款项支持通常会有侧重的进行分配通过调查采访我们发现,资金缺乏是大多数村落反映的问题。“等、靠、要”的作风显然不可行,因而不妨以特色人文资源为卖点,寻求企业的投资和合作,从而实现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作为桂林十三五文化工程发展目标之一,榕津村多年的文化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帮助。在全国范围内,其实有诸多类似的村子,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现代却只是屈于无名的现代社会一隅。或是由于历史文化埋入荒土无人知晓,或是由于文化的趋同性使得古村缺少当地的特色。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开发的一体化、系统开发的政策对当地人文资源开发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此外,文化开发后的管理发展工作同样是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课题,只有兼顾文化的保护开发及发展才能实现优秀文化的可持续利用。

榕津村,一个欣欣向荣的古村,万朵华夏花中灿烂一朵。千呼万唤始出来,对于未来的榕津村,我们满怀期待。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A座5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2103(主校区)  

027-83692902(医科团工委)
邮箱:tuanwei@hust.edu.cn

版权所有 2021 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