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会实践
首页  -  专题栏目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丨探源寻踪,垃圾分类从脚下出发

来源: 时间:2019-07-14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校以“回顾筑梦七十载,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2019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月29日至7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赴武汉市开展调查和宣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美丽中国的目标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口号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各种政策中逐步推行落实。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上海进入“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新时代。作为敢为人先的湖北之都,武汉市政府与企业联动,在推广垃圾分类中不断做出尝试,并将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系统。

薄暮不褪余热,七月正当三伏,“循序渐净”实践小队在武汉从丢弃、转运、填埋等方面了解垃圾分类,联动政府企业深入基层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希望能为美丽武汉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校园采访,探寻身边的垃圾分类

期间我们对韵苑、紫崧中6个学生公寓的清洁阿姨进行了采访。阿姨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标准高度统一,她们分出了四类可回收贩卖的物品:塑料(餐盒、塑料瓶)、纸制品(纸盒、食堂纸质餐盒)、易拉罐、玻璃(玻璃瓶、罐)。其余垃圾全部倒入垃圾车内,运往垃圾点做统一处理。在阿姨们的分类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品是阿姨们垃圾分类的重点,可以说十分明确并且感官上易于区分。

然而阿姨们的分类工作并不容易,她们普遍表示外卖汤水是最难处理的。运气好时,汤水没有流出;运气不好时候,汤水洒到垃圾桶里,不仅垃圾上都挂着红油,还要费一番功夫用热水把垃圾桶上的油渍洗干净。紫崧6栋的阿姨还表示,碎了的玻璃渣和一些扎手的铁签竹签,不仅同学们怕受伤,阿姨们也同样怕受伤。由此可见,部分同学无意间倒在垃圾桶的汤水、玻璃渣等,使阿姨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垃圾分类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在这次采访中,阿姨们都于下午一点至两点之间——一天中最炎热的天气下,在小小的垃圾山中进行着看似简单却繁杂的分类。这次采访过后,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让同学们注意到这些问题,减轻阿姨们的负担;同时也认识到了前端的分类对于中后端处理的重要意义,“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确实是一句真理。

二、开展调研,追根溯源

我们对社区居民和包括华中大在内的多所高校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意识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会对部分垃圾分类,而认真分类处理的占比只有3.4%,这表明武汉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有待提高。对于对垃圾分类原则,88.6%的调查对象表示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很清楚;72.0%的受访者偶尔甚至从来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相关的宣传教育……

这样的结果虽然不太乐观,但其实也在意料之中。近些年,我们一直宣传的是“垃圾入桶”,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对垃圾分类并没有太高要求,因此对设施和宣传普及的投入力度不大,但随着全国范围内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全民分类意识的提高,这些数据一定会有所改观。同时,这些数据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了解分类的现状,宣传和普及也应是我们实践的重点。

三、社区宣传,倾听心声

在整个活动期间,实践队与武汉源创环境公司合作,共走过了8个社区,或入户宣传,或路演宣传。

6月30日上午,在军械士官学校家属院,我们挨家挨户敲门探访,为每户赠送一个垃圾桶,分发宣导手册,并与居民们沟通宣传。7月2日晚上,在联投喻园小区,我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路演宣传。队员们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有关政策和知识,分发宣导手册。除此之外,我们还为大人们和小朋友分别设置了有奖游戏环节,大家在快乐的氛围中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学会分类知识。

民间处处是智慧,实践小队一路宣传,也一路倾听。在街头巷尾、社区或校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市民向我们交流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或建议。其中一位皓首老人在与队员交流时,便提到垃圾分类需要“自组织”。老人认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政府的职责是研究和出台方案,号召民众去执行。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政府出台方案后,要发挥社会的力量去宣传和普及,让民众从意识上真正接受方案。这一点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治理中相当关键。

四、实地参观,学习经验

7月5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江汉区的蓝天花园小区,学习了解该小区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发展经验。

蓝天花园小区自2018年9月与湖北欣兴洁环境公司签约,共同推进垃圾分类以来,该小区垃圾分类的居民知晓率100%,参与率已达90%以上,准确率也比较高,是整个江汉区乃至武汉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模范社区。社区分配有垃圾分类的督导员和分拣员,督导员负责入户与居民沟通宣传,对分类不好的居民进行劝说;分拣员负责中后端的细化分类,让居民们知道他们分好类的垃圾在处理时决不会混在一起。同时,社区还通过二维码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就可获得奖励:可降解垃圾袋、卫生纸、垃圾桶……奖品虽小,却是莫大的鼓励。除此之外,小区还设置了垃圾分类科普宣教馆,馆内有趣的游戏、生动的垃圾处理流程介绍,“变废为宝”除尘器等等,让垃圾分类知识以更加生动的形式接近民众。

对于垃圾分类,硬件设施的完善的确是工作的基础,但重点还是在于民众分类意识的提升。因为再完善的设施也会有缺陷,但如果分类意识能够深入人心,那么硬件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蓝天花园小区正是认识并践行了这一点,多方面并举,以更加亲民的形式逐渐强化居民的分类意识,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五、了解技术,展望未来

7月4日上午,实践队一行12人来到位于江夏区的长山口垃圾填埋场参观,了解填埋技术。该厂总库容1880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2000吨,主要处理生活垃圾。讲解员提到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最复杂的是对渗沥液和填埋气的无害化处理。针对渗沥液,填埋场采用了多层库底结构,包括地下水导流层、防渗层、渗沥液导流层等,库底平整出2%以上的坡度,利于导流地下水和渗沥液。对于填埋气,填埋场在库区布置了导气井对废气进行收集。此外讲解员还向我们介绍了DTRO、MBR等处理技术。

当提到未来垃圾处理新趋势时,讲解员说将会逐步以焚烧代替填埋,因为焚烧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的填埋占地,另一方面焚烧时产生的能源还可以进行再利用(如发电),真正变废为宝。但是,焚烧处理会对整个工艺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焚烧的方式要合适,对焚烧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也需要进行严格处理。

现在我国的垃圾分类都是从末端开始,即居民对垃圾分类,然后处理厂对垃圾分类处理。讲解员提到,当国家完善的垃圾分类系统建成以后,就需要有一条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分类处理链,比如在上端厂家生产产品时,就在产品上注明废弃后属于哪类垃圾,居民使用后按标注的投放,然后回收再利用或做特定处理。如此,一条完整的分类处理链,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环境质量。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A座5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2103(主校区)  

027-83692902(医科团工委)
邮箱:tuanwei@hust.edu.cn

版权所有 2021 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