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社会实践|“临”“沧”穹之下,探电商扶贫

来源: 时间:2019-07-12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 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校以“回顾筑梦七十载, 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2019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月30日至7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临沧调研电商扶贫。

230A6

2019年是伟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从国家大方向着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已成为党和国家当前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

政府积极贯彻响应办公厅提出的相关报告,一系列政策都在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发展方面加大引导力度,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和农村物流体系健全,从物流流通方面打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壁垒,全方位的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作为全国8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地级市整体推进的单位之一,临沧市在项目推进中,紧紧围绕助力精准扶贫、拓展群众增收这一核心,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基本形成了“一县一个中心、一乡一个服务站、一村一个服务点、一点多个合作社,一社带多个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逐步走出一条科学、精准、有效的电商扶贫新路子。

本次暑期实践,旨在调研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并研究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所存在的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适合云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并为云南临沧电子商务提供对应解决方案,让电商进一步发展,深入响应“让电商帮助脱贫”的号召,破解贫困地区“资源限制”,开辟脱贫攻坚的“新通路”。

临翔大地,“物流”天下

1.临翔区

实践队以深入了解为目标,与临翔区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开展座谈会,通过会长对实践队所提问题的详细解答,我们了解到了临翔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与成果。近年来,临翔区从电商人才培养、农村电商共同服务体系、物流仓配、农产品上行、农产品溯源等多个维度全面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打造农场电商“全链条”。

人才技术:为了使区内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规模扩大,区内积极开展网络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懂理论,懂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依托区电商服务中心,实现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所有乡(镇)区域全覆盖。

物流运作:采取服务中心与邮政公司合作 ,借助现代邮政物流体系,建立农村“小飞鸽”物流,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业品进城”双向流通通道,推动和激励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的运营和发展。

生产线:充分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对农特产品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检测、统一认证。与阿里巴巴合作,包装推介农特产品,使产业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上网、下山,出临、进城。

通过不断地改进与发展,临翔区正探索着一条具有“临翔特色”的农场电商发展之路。

“博”学“尚”志,“腾”飞“龙”行

2.博尚镇

在临翔区博尚镇,实践队收到了副镇长的热情接待。为了让实践队更加真实地了解目前的扶贫现状,副镇长带领实践队参观了博尚镇勐准村“民族团结示范村”—腾龙村。腾龙自然村隶属博尚镇勐准村,现有村民65户,232人,全部为拉祜族。据了解,曾经的腾龙是一个贫困村,而如今的腾龙已经是一个潜力村,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村民生活富裕、精神富足。这一巨变,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腾龙自然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产业转型推动乡村振兴。

立足优势、高标准规划

立足“邻近机场、交通便利、背山面湖”的地理优势,“天蓝地绿、溪流清激、风光优美"的生态优势,“直过民族、民风淳朴、民俗浓郁”的人文优势,找准“拉祜风情、湖畔明珠、山水人家、美丽村寨"的定位,按百户村规模对村庄整体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特色民居、村庄道路、村庄绿化、水体景观、观景栈道、文化广场等,确立“景美、民富、人乐”的发展目标。

以客为先、高起点建设

树立“突出特色、记住乡愁”的理念,坚持以游客体验为中心,建设特色民居、基础设施,打造景观,谋划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持久发展打牢基础。

特色民居为“客”留。突出乡村和拉祜山寨特点,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统一风格、统一户型,新建砖混二层特色民居,用于发展旅游住宿;基础设施为“客”建。统一规划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同步建设民族文化墙、文化广场、文化传习所、旅游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承载能力;美好景观为“客”造。按照“村庄景区化”的思路,突出文化和旅游功能建设,拉祜风情特色浓郁的村景小品,打造“鲜花盛开的村庄”;产业发展为“客”谋。按照“一块田、两棵树、一张铺”的思路谋划产业发展,增加产业布局的可观赏性。

抢抓机遇、高质量打造

2018年,腾龙自然村紧紧抓住被列为市、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机遇开发旅游产业,估算投资12亿元,打造占地面积1680亩的拉祜风情旅游小镇。市委、区委高度重视腾龙自然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指导帮助腾龙引企入村,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打造集花海、养生、民俗客栈、民族原生态体验、户外拓展训练等于一体的拉祜风情旅游小镇。目前,占地近7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将与花海连成一片形成“观光农业+旅游业”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在以上政策的指导下,腾龙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腾龙的拉祜群众既获得了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又可为企业打工获得劳务收入,并带动发展餐饮等旅游服务业增加收入,让美丽乡村实现了美丽经济,实现了“景美、民富、人乐”的目标。

1DB7B

方寸碗窑间,烟海匠意现

3.碗窑村

碗窑村,古龙窑最后的聚集地。实践队来到这里,探访新时代下“寂寞的传统匠人”,了解一代大师在老手艺与新模式中的选择、妥协与坚守。

匠意先行:在镇长的带领下,实践队驱车前往博尚镇碗窑村实地调研。已有300年制陶历史的碗窑村素有“陶器之乡”的美称,全村200多户农户以生产和销售土陶器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政策下,传统制陶工艺得到继承发展,一大批质地细腻、造型独特、兼具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手工陶器畅销国内外,受到顾客的青睐和好评。近年来,碗窑村出现了一批“新匠人”,他们尝试粗陶细作,用设计和创意让当地古老的土陶焕发出新的活力,而杨追就是带头者之一。

匠人传艺:今年35岁的杨追14岁开始就跟随家人学习烧陶制陶,继承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传承是第一位的,这是根,是基础,必须打扎实;但要让传统手艺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土陶能够被更多的人喜欢,就要转变思维,要有创新意识。”他不断搜集制陶方面的书籍、革新技术、到全国各地与同行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细腻,做工精致,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杨追土陶”。

匠情难守:然而近年来,杨追的作品以及整个村的土陶器销量都不容乐观。由于电商模式的冲击,传统销售模式光景愈发惨淡,特别是手工土陶器这类投入高、利润小的商品。虽然作为整个村的电商销售的探路人,杨追较早开始进行线上销售土陶器的尝试,但无论是口碑还是实际销量都差强人意。由于土陶器都是纯手工制作,成本较高,制作周期较长,消费者往往更愿意选择电商平台上低价的同类品,而且基本上无法分辨这两者的差别。这样一来,他的作品很难在线上竞争中生存下来。

这也是近年来大多数传统手艺人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市场越来越注重短时间内的高额利润,传统手工艺制品反而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东西。“我们传统手艺人,大都只想做好自己的手艺,我们只关心如何把手艺做的更好更精,其他的东西我们不懂也不想管。希望有一天,能有这样的一个专门的平台帮助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正在做的东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它真正的价值。”

实践小结

“让自尊者有力,让前行者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的讲话之中,都体现了对扶贫庄严的承诺和谆谆的惕策。在脱贫攻坚中,华中大与临翔区深度合作,结合发展优势,大力推动电商扶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交好了脱贫的答卷。在这次实践中,我们真实地了解了扶贫进程,寻求当地发展的新通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瑰丽辉煌的扶贫发展奇迹。新中国已经走过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于此,我们祝福祖国,祝福扶贫!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A座5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2103(主校区)  

027-83692902(医科团工委)
邮箱:tuanwei@hust.edu.cn

版权所有 2021 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