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 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校以“回顾筑梦七十载, 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 2019 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7月1日至7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泉州、厦门开展“古乐遗韵,百代南音”暑期社会实践。
南音,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享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张衡《南都赋》有云“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2009年,泉州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隔十年,2019年七月,人文学院“古乐遗韵,百代南音”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泉州、厦门探寻南音的起源、现状和传承。
我们来到了桐刺之城——泉州,南音的发源地。南音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在7月2日到7月9日的八天行程里,我们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以及泉州市博物馆,从各个角度进一步了解泉州;前往泉州府文庙,采访了当地居民和泉州府文庙南音传习所的潘女士;与泉州市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去往泉州市人大代表郑芳卉的教学场所——泉州市鲤城区南音艺术家协会,观看教学表演并进行人物专访;在厦门街头进行街采…我们会在实践结束后,以新老两辈南音传承人、南音社团传习所、学校三个主体为线索,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南音的前世今生。
初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府文庙是泉州南音爱好者聚集之地,泉州市鲤城区府文庙南音传习所成立于2004年,由马来西亚华侨组建成团。与流传百年甚至千年的南音阁相比,显得十分年轻。在这里每晚都有南音民间乐团的表演者进行表演,来听南音的人小到咿呀学语的孩子,大到古稀之年的老人,表演开始前,我们与邻近的观众交谈了解到,他们听南音已经有十几年了,南音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一个习惯,甚至成为了当地老人们文化活动的符号代表。随着缠绵古朴的音乐响起,今晚的表演也拉开了帷幕,徐缓深情的节奏浸透了南音的千年古韵。
表演结束后,我们采访到了表演者潘女士,在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南音的主要受众是海外华侨和当地的南音爱好者,非闽南方言区的观众很难欣赏南音。潘女士从艺已有20余年,受父亲熏陶,自幼便学习南音演唱与乐曲表演。据潘女士介绍,传习所刚成立之时,由于技艺精湛,名气较大,“四面八方的南音小团体都组织人前来拜师学艺”。而今南音爱好者都可以较为轻松地成立自己的南音社团,传习所的名气反而不比之前,不过这种民间南音社团的大量崛起却推动了南音在闽南地区的扎根发展。南音表演人员多在白天有自己的工作,潘女士也不例外,她从事茶艺工作,“也是南音表演创收的一环”。
次日,在府文庙附近的鲤城区南音艺术家协会,我们探访到了另一群南音爱好者。他们不仅为我们现场演奏了《直入花园》、《元宵十五》等经典曲目,还向我们介绍了南音的舞台布置的要求;我们还了解到南音唱词中最多可达8种读法,主要能分为文读与白读,文读白读自有搭配规律,且每一句必须押韵。南音唱词的发音可以与拼音相类比,从韵头唱到韵腹韵尾,如流水般顺畅,因而十分讲就唱腔的咬字。
中访·薪火代代传
泉州师范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立艺术硕士点。我们有幸在与泉州师范大学的座谈交流会上一睹南音新作《凤求凰》的片段表演。据介绍,该剧由泉州师范学院牵头,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泉州南音乐团,台湾心心南管乐坊等境内外组织合作编排,在2016年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斩获一等奖第一名。该作品以古代戏曲《凤求凰》中汉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蓝本,在南音原始演唱中融入舞蹈元素,以崭新的舞台艺术形式,用当代审美演绎传统音乐,具有极高的音乐文化学术研究价值,吸引了年轻人的眼光。
除此之外泉州师范学院在南音本硕人才培养上效果显著,并研发南音工乂谱输入法,《泉州南音教程》首部教材,拍摄微电影,刊印少儿读物等,致力于探索南音传播多元途径。音乐与舞蹈学院开设了南音,音乐,舞蹈,教育学,心理学,未来大部分还是以教师教学为主。
之后泉州师范大学舞蹈与音乐系的同学们,就南音演奏给我们做详细介绍与解释。南音演奏分三类,指套,曲,谱,以指开始以谱结束。并分别演奏《离别》,《元宵十五》,《四时景》以作区分。一曲竖弹琵琶《玉》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抑扬顿挫铿锵之感十足。真可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竖抱琵琶,亦称北琶,是目前通行的琵琶演奏方式,指法灵活,修饰音较多,独奏,情绪体现得尤为明显,跌宕起伏。而南音演奏中使用的横抱琵琶,为泉州南音所独有,承袭于唐,多骨干音,少修饰音,需与其他乐器融合,悠扬婉转。另一与通用乐器二胡相似的便是二弦,二胡的弓法灵活;而二弦弓法严格,位置固定,不同的音搭配固定的弓法,声音也较二胡更为古朴接近古音。
她们形象地比喻道:“琵琶是小姐,三弦是ㄚ鬟,三弦比琵琶慢一下,洞箫一孔,排位一,第一个吹响,以此类推,二弦2三弦3琵琶4拍板5”。拍板由五块板组成,分为拍位和撩位。除此五样基本乐器外,向盏、小叫、四宝也被拿下台,师生们纷纷学习如何使用。
最后我们与南音系系主任白老师重点交流了南音创新问题,围绕新曲目的编排和乐器的改革等问题展开,“我们有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交流,把唐诗宋词融入进去,根据当下的需要,编写现代的词”,同时他提到现在也有不少公益性组织进行公益性授课与推广。
尾音·坚守传统,百世流芳
7月7日,我们从厦门再次赶赴泉州,采访南音世家郑芳卉,南音之所以能代代流传她解释到:“一个是因为兴趣,另一个是因为从小家庭氛围的影响,是祖辈传承的一种热爱。”所以她的下一辈早已耳濡目染,血脉中已有不可磨灭的南音情节。
郑芳卉坚守传统,认为南音是古老的,清韵古朴的东西,必须要刻苦训练。回忆起小时候学南音的场景,她都历历在目,如今她也是这样严格要求她的学生们。“早上练早功,练声,从小要求倒立,劈叉,下腰,练臂力,舞蹈,站姿,基本功要扎实。”
见证了南音由衰败走向复兴,面对如今后继乏人的困境她鼓励道“没有国界之分,只要热爱,多听,多去理解,年轻人更需要多踏入这块土地。”但她无奈坦言:“现在社会,年轻人要挣钱养家,没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坐下来听一首歌。”而且对于非闽南方言区的人来讲,学习南音十分困难,现在只能做保存资料,翻译类的工作,让不会讲闽南话的人,利用地方方言,拼音成闽南话来学习南音。她也提到只能创新观赏方式来满足大众的观赏习惯,但是将闽南语彻底改成普通话便失去了南音的灵魂,是不可能的。
在创新的问题上,她认为需要跟现代元素结合,丰富表演形式。在唱曲形式上,可清唱也可对唱;其中加入舞蹈、故事情节,让人物融入剧中;加入和声,多个声部等等。在授课上,可将传统歌曲摘取一部分,由多对一改成一对多的课堂式教学。据悉传统教学是单独老师,口授心传,一个字一个音地扣,嘴对嘴念词,效果更好。但她坚持不变的观点是“创新必须为传统服务”
“南音很高尚,我们要学的一辈子都学不完,我们要认清我们自己的位置”正是对传统的这份敬畏,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
古乐遗韵,百代南音,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虽然暂告一段,但是我们对待文化敬畏的态度始终未曾改变,我们以前总是认为,传统文化要么需要一成不变的保留原汁原味,变了就是对文化的叛逃;要么需要发展创新,拘泥于旧辉煌会走不出文化的桎梏,这两条路都可以但是这只是两条路、是两条南辕北辙、各不相干的路,但是通过这次对南音的调研考察,我们发现其实这是两条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路,因为这是不同层面的人对文化作出的不同的努力与坚守。南音世家、民间艺人他们坚持着南音的古朴与敬畏,要用最传统的练功方式和原始的师徒制才能保证南音的韵味;泉州师范、高等院校他们实践着对南音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舞台剧改编、高校课堂、专业研究的方式让南音更有底气走出闽方言区,走向世界。
南音坚守,是文化的坚守,是闽方言区的坚守,是古老剧种的坚守,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守,一曲咿呀古韵,唱出的是闽南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唱出的是中华泱泱大国崛起时背后的文化底蕴。
古乐遗韵,百代南音,余音绕梁,未曾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