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校以“回顾筑梦七十载,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 2019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2日至8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赴京广铁路鄂、湘、粤段沿线城市开展旅游产业集聚效应的调研。
近年来,中国高铁持续领跑世界,在海外的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有数据显示,中国高铁约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高铁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进军海外的标杆,同时也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四纵四横"的最长纵轴--京广高速铁路的建成,使北京至广州车程,由原有的20小时缩短至8小时。该专线武汉至广州段,率先于2005年6月动工,于2009年底通车运营。京广高铁武广段的开通串联起了广东“珠三角经济区”,湖南“长株潭经济区”,湖北“武汉经济区”,在三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人员流动的便利性必将带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高铁的发展势必从方方面面影响旅游产业的集聚,而研究这种集聚现象,对于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次暑期实践中,调研团队将沿京广铁路沿线一路南下,奔赴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咸宁市、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株洲市、广东省清远市、广东省广州市六个地点,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集聚效应影响的主题,调查各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探究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双重作用,针对性分析不同城市旅游特色,力求为高铁新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提出新思路。
香约咸宁,心泊温泉:咸宁
深入了解咸宁市旅游现状,实践队对咸宁市旅游局刘科长进行了访谈。他表示,咸宁的旅游资源在湖北省排名第五,其中温泉和桂花是其旅游的核心特色。咸宁拥有湖北省一半的温泉,是湖北省温泉最多的城市,同时还是桂花之乡。全国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桂花2200株,咸宁占了将近2000株,拥有五项全国第一,极具影响力。
然而当我们问及高铁对咸宁市旅游的影响时,刘科长指出,高铁对旅游的影响是具有双面性的。
就正面影响而言:数据显示,2008年,即京广高铁开通前一年,咸宁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3.3万,间接就业人数约12.5万。而高铁开通后五年左右,即2014年,“全域旅游”的调查显示,咸宁市旅游从业人数约32.5万,占咸宁总从业人数的五分之一,比高铁开通前增长了约2.5倍。同时,高铁对于咸宁旅游的促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咸宁处于中三角,即武汉、长沙、南昌三座省会城市的中心,高铁开通后,咸宁的旅游资源可以对高铁一千公里内的游客产生升吸引力,扩大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咸宁的旅游投资以市场为主导,交通的便捷显著提高了外来资本向旅游产业的流入。其中最明显的证据在于,咸宁的温泉产业几乎都是在高铁开通后得到统一集中的开发,而且基本都是外商投资。因此总体上,高铁开通对咸宁旅游业产生了长足影响。
就负面影响而言:高铁开通对咸宁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存在但不显著,主要表现在,交通便捷使得一些游客当日游当日走,过夜游客数量较少,而住宿收入又占了旅游收入的很大比重,从而间接减少了咸宁的旅游收入。
最后,刘科长指出,咸宁的旅游面临着两大难题:
其一,旅游受季节性限制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目前咸宁旅游仍以温泉为主导,存在极其严重的季节性差异,同时产业竞争激烈,但产品却趋于同质。其二,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由于旅游产业分散,配套服务不完善,导致咸宁很难对“慢游”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极难留住游客。
面对这些难题,咸宁将致力于对温泉类旅游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针对性设计不同产品,提升淡季游客吸引力,并着手打造夜旅游产品,形成夜间旅游产业链,从而增加过夜游客数量。
多情山水,天下洲城:长沙
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在交通发达的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岳麓山、湘江、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等景点闻名中外,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此外,长沙还是一座时尚动感之都、美食之城。湖南卫视、超女快男等节目风靡全国,新媒体时代湘系美食、茶颜悦色声名大噪。据统计,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长沙有特级旅游资源8处,优良级旅游资源402处,占全市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23.6%。
相较于咸宁,长沙的旅游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很小,且主要分布于市区、宁乡、浏阳一带,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先天优势方面,长沙各类资源丰富且质量很高,拥有很多国家级旅游景点,同时也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
同时,长沙的铁路网络相当发达。截至2017年12月,长沙南站已开通13台28线,仅2018年2月21日一天,长沙南站就发送旅客超10万人次。
然而,根据对多家旅行社的访谈,我们并没有看到长沙的旅游受到高铁开通的显著影响。尽管高铁的开通使一部分长沙游客外流,但这个效应并不明显。周边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部分长沙游客,主要是因为其特色旅游资源,而非单单依靠高铁这一便捷交通工具。长沙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李女士表示,湖南省省内的游客普遍喜欢自驾游,且其旅行目的地选择多根据兴趣和观念,与目标城市是否开通高铁关系不大。
神农福地,动力株洲:株洲
在株洲市,实践队拜访了当地的旅游局,并就株洲市旅游的现状和面临困境进行了提问。
株洲最鲜明的一张旅游名片叫做“古绿红蓝”。“古”即炎帝文化,“绿”是绿水青山,“红”指井冈山红色景点,“蓝”代表工业底蕴和陶瓷技艺。株洲被称作“火车拖来的城市”,曾是南方最大的铁路中转站,但随着近代高铁和高速的开通,其铁路枢纽作用被渐渐弱化。
值得一提的是,株洲旅游在高铁开通后主要受到了负面影响。在株洲,旅游产品架构尚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过夜游、两日游,但是事实上,旅游的经济效应主要依赖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其他消费,单从景区门票并不会给当地带来太大的收入。因而,高铁的开通极大地增加了交通的便利性,株洲想要留住游客进行更多消费变得愈发苦难。当然,这一负面影响的根源并不在于高铁方便了游客出行,而在于株洲的旅游产品建设仍然较为滞后。
在旅游局的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了目前株洲旅游业发展所遇到的四大困境。一是土地,旅游发展严重依赖土地,国家的保护生态的三大红线让土地开发受到了限制;二是资金,旅游业的投资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故而旅游业的发展仍然缺乏资金;三是人才,以株洲市旅游局为例,目前没有一个学习旅游专业的人才,人才的匮乏制约了政策制定和执行效果;四是品牌打造,目前株洲市在品牌打造方面的政府投入不足,同时市场企业主体的实力又十分薄弱,品牌打造的实施面临许多困难。
南国风情,动感花城:广州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中国的南大门,广州是广东省省会,珠三角中心城市,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在科技、教育、经济领域,广州一直领跑全国。同时,在历史文化方面,广州拥有五羊仙城、魅力花都的美誉,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响彻中外的长隆度假区,也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广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代,广州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天平天国革命、维新变法,甚至包括北伐战争,很多都以广州为发源地。建国以来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又新添了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的起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名片。温泉、珠江夜游、广州塔等著名旅游项目自开放以来始终保持高客源、高增长,并逐渐辐射全国,成为其他类似景区发展的蓝本。
广州正处于经济粗放型向经济细分的转型发展道路上,旅游依然是目前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去年广州旅游产业增长值占比GDP7.4%,低于北京,但高于上海。
然而,广州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指出,目前政府对广州旅游产业的发展虽仍持积极态度,但偏于保守,扶持力度有限。高铁对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值得肯定,2010年武广高铁开通当年,旅行社接客人数剧增300倍。但囿于统计数据的缺失和旅游产业界定不明,一些类似旅游直接就业人口的指标并不能准确测算。当问到高铁开通是否会加剧和周边城市旅游资源的争夺这一问题时,工作人员表示,珠三角地区交通网络发达,高铁的开通,加快了周边城市圈的资源流动,反而带动了周边城市如珠海、佛山、东莞的发展,对广州的旅游业发展影响不大。
北江明珠,清香溢远:清远
身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偏踞广州背部的清远多给人清净悠远,与世无争的印象。来到清远,实践队拜访了清远广电体育文化旅游局,并和接待方就旅游业展开了全方位的交谈。清远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因此鲜有步行街、商场这类城区旅游项目,而多为漂流、喀斯特地貌、瑶族古寨等自然旅游项目。清远有一家5A级景区,19家4A级景区,清远温泉领跑全省,漂流项目更是全国首屈一指。
此外,清远旅游产业市场化程度极高,九成以上的旅游相关企业属于民营。2001年开始,清远政府就大力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兴修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数大量增加。2002年-2005年,众多企业前来清远投资,掀起了建设星级酒店的小高潮。此后,温泉、玻璃桥、漂流等项目陆续开发,也推动了清远各行各业的发展。充分的市场竞争导致清远旅游项目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也缔造了清远领先全国的服务业。得益于靠近广州的区位优势,近二十年来广州交通设施的发展为清远带来了丰富的客流量。
遗憾的是,清远客源多来自珠三角地区,且清远缺乏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前往此处的游客偏向自驾短途旅游,高铁开通的影响甚微。且由于清远历史底蕴不足,本地常住人口较少,政府商业型项目如酒吧街、步行街投资力度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极难留住游客过夜消费,无法很好地带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高山流水,白云黄鹤:武汉
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循长江之水,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往南经洞庭而达湘桂,故得称九省通衢。武汉三镇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武昌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汉阳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汉口在民国时期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实力仅次于上海。武汉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内陆湖东湖,“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同时,武汉地理区位重要,交通网络发达,不仅容纳了全国数量最多的大学,更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和技术人才。
在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亦是实践的出发地——江城武汉,我们开展了关于高铁和旅游的问卷调查和后期整理工作。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高铁价格合理,且拥有乘车体验好、准点率高、车次多等众多优势。高铁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高铁建设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起到了改善民生的作用。然而,在问及高铁开通是否扩大了游客出行范围、出游频率时,40%左右表示高铁对出行范围没什么影响,70%的人认为高铁对出游频率影响不大。可见,高铁对旅游的影响效应,并不是简单的交通便捷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其背后的机理,需要结合不同城市的情况具体分析。
实践小结: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旅游是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为达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将是中国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三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