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师生:
为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深刻认识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对科创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机器人行业发展,推广普及机器人技术应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大赛(以下简称营赛)。校团委现拟举办营赛校级遴选暨华中科技大学“智汇吴中”大学生“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参赛范围
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获得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奖项的项目不再重复参赛。
二、赛事安排
(一)赛道设置
1.主体赛
设工业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其他应用领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6个赛道。参加机器人作品可参照《机器人分类》(GB/T39405—2020)选择相应赛道。
2.专项赛
(1)题目一:新概念越野机器人创新构型设计
参赛者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设计应如何适应野外作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设计应注重实用性与创新性。答题需包括设计构想、方案设计、技术论证、结构实现以及作品呈现。题目具体要求见《附件3:专项赛赛题介绍》。
(2)题目二:强适应越野智能的新控制
赛事组委会提供双足机器人仿真模型以及仿真训练场景,参赛队伍需完成基于强化学习的双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的代码编写。比赛时需在赛事专用仿真场景中运行相关控制算法,测试实际的控制性能。参赛作品包括相关设计文档、源码以及源码测试说明文档。题目具体要求见《附件3:专项赛赛题介绍》。
(二)作品报送
1.作品提交。参赛者需下载并填写《附件1: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校级遴选暨华中科技大学“智汇吴中”大学生“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作品申报书》,同时提交机器人作品的作品展示材料(作品照片、作品视频、展示PPT、设计说明书,其中作品照片、展示PPT必须提交)。
申报书及作品信息以院系为单位报送,经院系团委汇总后,按照作品推荐顺序进行排序(汇总表见《附件2:作品汇总表》)。请各院系将申报书电子版及盖章扫描件、相关附件打包后(一个项目一个文件夹,以“院系+主体赛/专项赛+作品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命名)于7月5日17:00前发送至校团委科创部邮箱:hustsast1037@163.com。
2.校赛。预计在7月8日举行,形式拟定为5分钟PPT展示,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将择优向省赛推报4件作品。
3.省赛。省级团委对高校推报的作品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等级,择优参加国赛。
4.国赛。终审决赛拟于下半年在山东省日照市举办,同期举办交流研学、作品展示、合作洽谈等活动,相关安排见通知:https://mp.weixin.qq.com/s/wy3uQVpJtWgH7h97BSOGvQ。
三、参赛规则
1.参赛机器人作品应当具有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对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积极意义。
2.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作品,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申报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每件作品参赛学生不超过8人,指导老师不超过3人。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组或者研究生组参与评审。
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集体作品:凡作者超过3人的作品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作品,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3.同一件作品不能重复参加主体赛和专项赛。
四、奖项设置
(一)校赛
拟根据上级组织单位要求及参赛项目数量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若干。吴中区将同步为本次赛事中的获奖项目提供人才礼包、奖金、项目落地与入驻、实践交流等提供政策支持,其中,一等奖获奖团队奖金3万元,二等奖获奖团队奖金2万元,三等奖获奖团队奖金1万元,具体分配方式由参赛师生团队共同商定。详细要求及政策见《附件4:华中科技大学“智汇吴中”大学生“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及项目落地系列支持政策》。
(二)国赛
参赛作品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证书(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以系统填报为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
吴学兵15927533635
卢孝巍15549249520
路伊达15232861095
竞赛交流QQ群:167994458
附件1: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校级遴选暨华中科技大学“智汇吴中”大学生“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作品申报书
附件2:作品汇总表
附件3:专项赛赛题介绍
附件4:华中科技大学“智汇吴中”大学生“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及项目落地系列支持政策
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
共青团苏州市吴中区委员会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