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同济医院团委主办的“团聚青春·科创沙龙”第一期“Top成果背后的故事”主题沙龙在医院顺利举行。本期主题沙龙聚焦医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分享一系列Top成果背后蕴含的智慧结晶、宝贵经验、创新办法与独特思维。同济医院妇科肿瘤科高庆蕾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姚银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与在场众人一同分享并探讨Top成果背后的故事。

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出席活动并讲话,党委副书记严江涛、团委副书记姚晴雨、青年人才、青年职工、博士后、研究生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活动。团委副书记董益民主持活动。

唐洲平书记肯定了医院青年科研团队在《CELL》《Nature》等国际顶刊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的瞩目成绩。他深情寄语全院青年科研工作者,要立“顶天立地”之志,走“交叉融合”之路,守“十年一剑之心”,努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攻坚克难,书写同济科创新篇章。
高庆蕾教授以《从实验室到Cell:顶刊的“破茧”之路》为题,分享了自己从博士阶段选择从事妇科肿瘤基础科研开始,与团队一起历时近二十年攻关妇科肿瘤靶向治疗,终于实现顶刊突破,首次以汉字的方式在Cell上呈现作者署名的艰辛历程。她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将临床和基础紧密结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深耕领域持之以恒,促进成果转化落地,做真正有益于患者的研究。
姚银教授以《我的科研成长经历》为主题,分享了自己从本科对科研一无所知,到最后成为国家级人才的成长经历。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实验屡屡受挫到不断调整科研方向、另辟蹊径,最终发表多篇顶刊论文的蜕变经历。姚银教授强调,“科研思维的训练比发表论文更重要。我们要学会在失败中寻找新方向,用持续优化的执行力把想法变成现实。”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青年们围绕“如何平衡临床与科研”“如何培养科研思维”等问题积极向两位嘉宾请教,并展开热烈讨论。心内科博士后王银辉感慨道:“两位教授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既要仰望星空的勇气,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坚守。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在解决临床难题中实现创新突破。”
活动最后,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严江涛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在“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的指引下,在“临床+科研”双规培养机制带动下,同济医院涌现出了众多优秀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人才。他勉励参会青年向优秀的前辈和同仁学习,深耕基础,结合临床,勇当医院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据悉,同济医院团委将持续打造“同济青年大讲堂”品牌,搭建更多思想碰撞、资源共享的平台,让“团聚青春·科创沙龙”系列活动成为广大青年们科技创新路上的“加油站”,让更多的“同济故事”在顶刊、在临床、在转化舞台上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