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校以“回顾筑梦七十载,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 2019 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至7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及其周边调查“旅游+”战略下各项经济建设发展新常态。
层云紧紧锁住山头,天空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穹庐之下,有一座车水马龙的小城。它有着绚丽的高原风光,有着纷繁的独特文化,更有着一群勤劳能干的百姓,它,就是康定。可谁曾想,在悄然之间,这座“跑马溜溜”的小城,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今天铸造了新时代的康定,亟待冉升的新兴之城,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惊喜。“旅游+”、“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新时代的新政策引领着康定一往无前。新时代的康定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启了我们“溯源康兴”之旅。
借力“旅游+”脱贫新风向
“溯源康兴”小队来到美丽的康定市头道桥村,进村前,队员们有幸联系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头道桥村党支部书记郑建英,他带领队员们总览了头道桥村全貌,介绍了头道桥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建设成果。
郑建英介绍,头道桥村原40户贫困家庭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现在全村共142户,经济来源主要分为畜禽养殖、种植、季节性采摘和外出务工几类,其中季节性采摘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们上山采摘虫草等中药和松茸等菌类,通过村内“益农信息社”建立起的电商平台往外销售。得益于雅康高速的建成,快递物流行业高速发展,为村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
除此之外,郑建英还告诉队员们,头道桥村周边拥有着4A级景区木格措景区等诸多旅游资源。随着“旅游+”战略的实施,头道桥村的资源优势开始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自家闲置的房屋改造成民居对外开放,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持续增收。在郑建英的带领下,队员们前往了村内改造成果最佳的一家民宿,屋内的建筑风格令队员们眼前一亮。据悉,该民宿于今年年初投入使用,旅游旺季时经常爆满。
队员们最后前往的,是村中一户已经脱贫的家庭。通过翻阅脱贫记录文件,队员们发现该家庭与2015年时相比,家庭收入翻了几番,走进屋内,映入眼帘的是新式的家具和干净整洁的房间,空间不大却格外温馨。
创新产业链舍联致富经
为进一步了解康定市农村发展的新策略、新方法,实地考察脱贫攻坚成果,实践队来到了在康定市脱贫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示范村——舍联村。我们有幸受到了舍联村第一书记康鑫,村党支部书记杨慧全,村支部副书记杨富友,村支部副书记、村委副主任严江富等人的热情招待。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舍联村努力克服了由于大渡河水利工程竣工后就业岗位大幅减少所带来的困境,在全村范围内宣传推进村中农业模式改革,村中主要农作物由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转变为花椒仙桃等经济作物,进行大规模集中式的种植,并在村中建立了工业加工流程,在农产品出口前进行进一步加工,这也为该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舍联村成功实现了全面脱贫,在康定市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队员们最后前往的,是村中一户已经脱贫的家庭。通过翻阅脱贫记录文件,队员们发现该家庭与2015年时相比,家庭收入翻了几番,走进屋内,映入眼帘的是新式的家具和干净整洁的房间,空间不大却格外温馨。
如今,舍联村已建立了康定市最一流的青花椒种植基地,青花椒种植面积达一千多亩,干花椒年产量达14万斤,其出产的青花椒油瓣饱满,香气扑鼻且经久不衰。原一亩大梁(玉米,小麦,高粱)地的年产值不过几百,而如今一亩青花椒年产值可达6000多元。严江富书记告诉我们,舍联村的青花椒种植历史已有三十余年,但近几年来才由于扶贫政策支持、政府全面帮扶、村民协力合作而改变了以往少数、零散的种植模式,实现了大规模集中种植,并在2017年利用政府拨款建设了青花椒公共烘干房,实现了农产品再加工,再加上交通条件改善以及电商平台的建立,农副产品出口更加便利,舍联村成功实现了“四好”目标——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穷财政办大教育
7月11日,我们的队伍来到了康定市教育体育局学生资助办公室,针对康定市的学生资助政策向其办公室主任进行采访咨询。
采访过程中,主任向我们介绍说,康定市现在已经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十五年免费教育。在国家政府、州政府以及县政府的努力下,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家庭无须再承担任何保教费、学费等,另外还可享受生活方面的各种补助,例如寄宿制生活补助、午餐补助、学生贴边资助等。
作为民族地区以及国家级贫困县,康定市坚持以“穷财政办大教育”,在国家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康定市还尽心尽力减轻当地孩子上学的经济负担。例如在国家推行的“三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由县财政出资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分别资助了每人每年60元和120元的经费。在早几年,康定市还将当时的学生生活费标准由120元提升到150元,努力让每个孩子上学不用交费。针对精准扶贫,康定市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县级教育救助基金,以帮助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在学校产生的额外负担。
即使财政状况不是很好,但康定市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与投资力度却令人称赞。习总书记说过,要阻断代际传递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育,让孩子有学上,家庭就能永远不贫困。康定市政府尽全力帮助贫困家庭,不让孩子们因贫困失学,其在教育脱贫上所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给予赞扬与肯定。
高原主题小科普
为贯彻落实大学生“三下乡”主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我们决定结合专业知识,在康定市举行一次高原主题的科普活动,最终我们采取了发放传单并辅以讲解的科普宣传模式。
我们着眼于高原气候环境的独特之处,科普内容涵盖高原之上雷雨天气多发的原因及其防范注意事项,并介绍了“雷”“电”等现象的物理本质及部分拓展知识,并对高原反应以及压强部分知识进行宣传。
我们进行科普宣传的那天晚上下起了小雨,对我们传单的发放及科普的宣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雨水并没有浇灭我们对科普工作的热情,我们分组多线进行科普宣传,宣传过程中也为当地居民耐心解答了对宣传内容的疑惑,最终我们的科普工作圆满完成。
虽然此次科普工作不尽顺利,但绝对不乏收获,不仅收获了一份难得的科普经历,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价值不仅仅囿于校园,更能实现于社会!
新时代的康定有着新时代的魅力,康定市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卓越成效。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不仅有着各级政府的全面帮扶,更有各家各户的勤勉奋进,致力脱贫。走访头道桥村时,我们看到了脱贫家庭生活质量的飞跃;在舍联村,我们更是见证了村民们在政府政策的帮扶下,以独特卓越的眼光,改变村中主要经济作物,实现了经济收入的飞速增长,开启了舍联村新时代;在康定市教育局,通过对学生资助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了解,更能感受到康定市致力脱贫的决心与信念;而我们为助力康定,进一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举行了一次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期间,我们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多次被迫改变行程规划,但最终依然将主要工作顺利完成。在此中,我们的队员团结共进,群策群力,圆满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十天很短,短在它转瞬即逝;十天也很长,长在它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回忆与收获。这次的“溯源康兴”之行,也启示着我们,智慧固然重要,但如果想改变现状,还必须要勤劳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康定人民的聪颖机智,让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
“跑马溜溜的山上”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康定,是代表那个年代的“康定情歌”,而现在“勤劳肯干,脚踏实地”或许才是属于新时代的“康定情歌”!